简 介:
创建大学生智力群体就业新模式
引 言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生力军, 尤其在高科技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一群具有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从基层的业务员到高层的管理者,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如保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最近几年,大学年年扩招,规模不断扩大,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并向普及化过渡。大学毕业生人数总量持续攀升,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40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这六年毕业生总量高达2698万人,是我国建国以来毕业生人数最高历史期。但就业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004年为73%,2005年为72.6%,2006年为71%,2007年为70%,2008年为65%,2009年为68%,比上年略有上升。(见下表和图所示)。这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大于需求,但更深层次在于专业设置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或由于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过去认为,只有上大学,拿到高学历,才能有好的就业前景,事实上,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
|